“白露暧秋色,月明清漏中”
白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,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。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,于公历9月07-09日交节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故以白形容秋露。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,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。白露时节,天高云淡,气爽风凉,早晚的温差较大,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,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。
白露时节,秋风在降温的同时,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,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“秋燥”,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。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对“白露”的诠释——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。“白露”代表着暑热的结束,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,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。
白露时节,秋风在降温的同时,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,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“秋燥”,很多人会出现口干、咽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等症状。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。 鸿雁来:鸿大雁小,自北而来南也,不谓南乡,非其居耳。详见雨水节下(雨水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“)。 玄鸟归: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玄鸟解见春分(春分初候,玄鸟至;燕来也),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,燕乃南方之鸟,故曰归。 群鸟养羞:三兽以上为群,群者,众也,《礼记》注曰:“羞者,所羹之食。”养羞者,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。羞”是“馐”的本字。古代“羞”、“馐”通用。养羞是汉语词汇,拼音yǎng xiū,指储藏食物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白露之日鸿雁来,又五日玄鸟归,又五日羣鸟养羞” 朱右曾 校释:“养羞者,蓄食以备冬,如藏珍羞” 诗《白露》:“衰荷滚玉闪晶光,一夜西风一夜凉。雁阵声声蚊欲静,枣红点点桂流香。”(左河水) 诗《蒹葭》: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《诗经》
白露前后,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,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,天气渐渐转凉,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,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,这也是“白露”名由之一。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,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,冷空气转守为攻,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。冷空气分批南下,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。人们爱用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。 八月十五雁门开,雁儿头上带霜来”。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,日平均气温在0℃以上,地表温度骤降到0℃以下,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,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,形成细胞脱水,导致农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灾害。有时虽然植物表面没有白霜,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℃以下,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,称作黑霜,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。
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“收清露”的习俗,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上记载:“秋露繁时,以盘收取,煎如饴,令人延年不饥。”“百草头上秋露,未唏时收取,愈百病,止消渴,令人身轻不饥,肌肉悦泽。”“百花上露,令人好颜色”。因此,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“仪式”。
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,太湖畔渔民称为“水路之神”。每年正月初八、清明、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,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。其中又以清明、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,历时一周。
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“白露必吃龙眼”。民间的意思是,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。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、养血安神、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,还可以治疗贫血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。
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的说法,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,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。到了白露节气,秋意渐浓。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“来”和“去”,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。说到白露,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“白露茶”,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,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。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,不经泡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,尤受老茶客喜爱。再者,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“消耗”得差不多了,此时白露茶正接上,所以到了白露前后,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。
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。苍南、平阳等地民间,人们于此日采集“十样白”(也有“三样白”的说法),以煨乌骨白毛鸡(或鸭子),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,去风气(关节炎)。这“十样白”是10种带“白”字的草药,如白木槿、白毛苦等,以与“白露”字面上相应。
农事:这一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,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,影响晚稻抽穗扬花,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。冷空气入侵时,可采用灌水保温,低温之前灌水二寸以上,可增温1~2℃。低温来时,晴天可日排夜灌浅水;阴雨天则要灌厚水;一般天气应干干湿湿,以湿为主。这个节气暑气渐消,秋高气爽,玉露生凉,丹桂飘香,是黄金旅游季节。“白露”正处夏、秋转折关头,气温日际变化大,“白露身不露”,老、弱、病者要更注意适时增减衣服,以防受凉。
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生产,蔬菜生产进入了繁忙季节。 ⒈培育好壮苗 ⑴茄果类。育苗最好在有地模覆盖的大棚内进行。用新园土3/4,腐熟栏肥1/4,草木灰10%,钙镁磷肥5%,代森锌0.03%混配。亩播种量:番茄、茄子25-30克,甜椒30-50克每亩。种子用温汤浸种法凉干播种。精细做畦,播后勤水分管理,以促进全苗壮苗。 ⑵绿叶蔬菜。种皮较厚要进行种子处理并浸透水催芽播种,苗床和生产用地要深翻晒白,精细做畦,播后勤水分管理,以促进全苗壮苗。 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⑴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、甜菜夜蛾、小菜蛾、菜青虫等,用除尽或抑太保加杀虫双或农地乐或京保尔(甲维盐)或杜邦安打或海正三令等防治;病害主要有花菜黑玉病,小白菜、大白菜白斑病,用代森锌、百菌清或新万生防治;甘蓝黑腐病和大、小白菜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,或可杀得或猛克菌加清腐等药剂。 ⑵茄果类等秧苗,主要防治猝倒病,定期用托布津或百菌清轮换喷治。 ⑶为了让市民吃上“放心菜”,除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外,采收前必须掌握用药安全间隔期。
1.柑橘: ⑴遇旱及时灌溉,结合树盘覆盖减少裂果。 ⑵抹除晚秋梢,对果多的弱树可喷洒叶面肥1--2次。 ⑶病虫防治重点是红蜘蛛、黑刺粉虱、蚧类及炭疽病;早熟品种还应注意果实黑点病的防治。 ⑷作好抗台风准备。
2.杨梅 ⑴继续抓好抗旱防台工作,视旱情浇水保墒,促使秋梢生长充实,促进花芽分化。 ⑵剪除枯枝与自根部及主干上发生的无效萌蘖。 ⑶摘除大蓑蛾护囊,并用速扑杀1500倍液,或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雾。蚧壳虫发生严重的应喷药再行防治。捕杀树干基部天牛幼虫。
3.葡萄 以适时采摘为中心,加强霜霉病等病害的防治。葡萄采收后树势较弱的可以施一次补肥。肥料种类最好用进口三要素复合肥或磷酸二氨,每亩地施用量在10--15公斤。
4.梨 以治虫保叶为中心,施好根外追肥,重施采后越冬基肥,加强军配虫等为害叶片的病虫防治工作。防止落叶太早而诱发二次开花,影响次年花量和产量。
九月份中旬以后,天气由热转凉。畜禽生产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: 是水牛长膘和繁殖的黄金季节,必须及时抓好秋膘,及时做好配种繁殖工作。 秋季天气凉爽,野生青草茂盛,必须做好越冬干草的贮存工作。贮备时要留有余地,尽可能多贮存一些。 是长毛兔繁殖最佳季节,养兔专业户要着手做好秋繁工作,使长毛兔达到全配满怀。要注意采取保温措施。 生猪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,防止高热症为特征的传染病的发生。山羊做好羊痘疫苗预防接种。 种鹅休蛋期接近尾声,应提高加强营养,保证下一产蛋期的营养。